下面讲述的是2008年5月初我在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系竞聘暑期学术英语讲师的真实历程,与广大英语喜好者和教师同行推荐。
凡是推荐历程的文章,若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肯定吸引不了读者,所以我就在这里卖个关子,让大伙先看看一封投递简历一周后大学人事部门给我的邮件:
Dear Chen Li
Thank you for your recent application for the position of Temporary Summer EAP Tutor1.
The short-listing process is now complete and I am sorry to say that on this occasion2 your application was unsuccessful.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you for the interest your have shown in this post.
With best regards
Louise
哈哈,看清楚了吗?这就是典型的婉拒,unsuccessful,看着就叫人寒心哪
先别急着安慰我,我请大伙再读一读下面这封邮件:
Dear Che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part in an interview for the above position.
The interview process is now complete and I am very pleased to now be able to offer you a 5-week tutor position on our 4-week EAP Programme.
Your contract will run from Tuesday 26th August until Friday 26th September 2008. The rate of pay will be 549.00 per week, plus pro-rata pay in lieu of leave .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please confirm your acceptance3 with Louise Williams, as soon as possible.
Best wishes
Gila Schauer
EAP Course Director
这次感觉好多了吧,顺利拿到工作!请注意,在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系的历史上是头一次有非英语国家的教师来教授该暑期课程,这对我的教学能力无疑是一种一定,在英国大学教学的历程也将成为我教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慢着,读者朋友肯定在想,为何我连 short-listing 都没成功,最后是怎么样得到面试机会并成功胜出的呢?
这就涉及到教学年限的问题了,我和别的英国当地申请者相比,教学年限要差不少,基本上来面试的老师都有至少三年以上的教龄,这一点是我不拥有的。也正由于教龄偏低,初选时,我出局了。
不过,基于我对学术写作教学的理解和信心,我飞速调整心态,告诉自己,在面试阶段没结束之前,不可以轻言舍弃,毕竟在英国大学教学的历程是不可多得的,必须要争取!于是我列出了我们的一些优势:
我是系里在读的研究生,且从本科教育到目前的研究方向均为英语教学法,专业对口,专业常识过硬; 这份工作的主管曾是第一学期教过我的老师,对于我的表现有客观的评价,且她并没参与初选; 抵达英国将来,我就发现英国大学对于学术英语,尤其是学术写作的需要与国内的写作教学之间的差异,并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既然暑期语言班的学生多来自东南亚区域,我总结的经验会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忙; 我在英国宿舍的一位室友曾上过去年的暑期语言班,我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第一手的学习感想,进一步改良我的教学思路和细节。
于是,我飞速整理了思路,重新写了个人陈述邮件(邮件的开头,站在系里在读学生的立场,谦虚地表示写邮件的目的是想了解自己为何没能通过初选,若是简历写作不够好等缘由,请求老师给予指导,以便日后申请工作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在陈述正文中,我凸显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和我的室友谈心之后,从教学思路改良的角度,谈了我作为一个国际学生,可以用经验之谈引导学生走上实用、正确的学习道路的想法;在邮件的末尾,表明了我们的这类教学思路需要找个时间跟老师交流,若能参加面试最好,但若不可以,也想能有机会跟主管老师面议),并发送给了主管教师。
等待
两天后,主管教师回复了,给了我宝贵的面试机会,我了解,我已经成功了一半了(面试的主题是针对 Academic Writing 做一个十分钟的教学演示)。
但,也只不过成功了一半而已,由于我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劣势,不论我的英语水平进步到了一个什么程度,现阶段的我还不可以和有多年教龄的英国当地讲师比拼英语。我的砝码是我的专业素养,要了解面试官都是系里的教授,没真材实料,要想打动他们是不可能的。
压在我头上的另一座大山就是有限的时间,距离面试只有三天了,同时我还有不少课业没有完成,不可以全身心地筹备面试材料,唯有从有限的时间中挤出时间来做有关的研究,并考虑如何在有限的十分钟内打动面试老师。
时间过得非常快,2008年5月2日,我携带自己做的有关英文学术写作的 Power Point 演示文稿,叩开了面试官的大门。
两位面试老师,虽然天天在系里都能碰面,但此时看到他们审视的目光,感觉和平常平易近人的风格完全不同,毕竟,面试是严肃而残酷的。
我历程的英国大学面试具体是下面几个步骤:
针对简历提问题,在这个环节中,简历当中提到的任何信息都大概成为话题,譬如说我提到我在北外网院主持过线上英语脱口秀节目,面试官就此提问,让我谈具体的历程,与对我本身的教学经验有什么助益这个阶段是让面试老师知道自己具体教学经验的环节,除去摆事实以外,谈谈学生的反响,自己的教学感悟都具备十分要紧的意义。英国大学讲究的是思维的能力,作为老师,总结、深思的能力特别要紧;
十分钟教学演示(试讲),这是个具备决定性意义的环节,不论简历上说得怎么样天花乱坠,真的上课的实力,不论是语言还是讲课方法,都要在这个环节内表现出来;
针对试讲提问题,不少老师在讲课时会旁征博引,但面试官就喜欢抓住你所讲的一些生僻定义向你发问,看你是不是真的理解自己说过的理论和要点,譬如我在幻灯片中提到 hedging and mitigation,面试官就需要我做进一步的阐释;
向面试官发问,这是一个非常讲究面试方法的环节,面试者总是在历程了漫长的前三个环节后感觉疲惫,在向面试官提问的时候不了解那些问题该问,那些问题不该问,这个短暂的迟疑会被面试官捕捉到,同时看出面试者是不是真的筹备充分。我在这个环节继续把自己摆在了系里在读学生的地方,以一个正在学习的英语教师的身份询问在这份工作中给予教师的支持都有什么,并强调自己申请工作的最后目的是想进一步把在英国的所学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非常明显,我的表现打动了面试老师,I got the job eventually!
值得注意的是,看到面试成功邮件之后,必须要飞速根据邮件中的提示尽快确认自己真的想要这份工作,不然时间一拖长,原本是你的工作就会被其他人顶替。事实上,即使面试不通过,一些有潜力的面试者仍然会被列为候选人,一旦录取的职员由于个人缘由不可以参加工作,候选人就会转为正式职员。
简而言之,录取后要尽快确认;没录取也别灰心,还可能有最后的转正机会。